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音乐学院于5月15日下午在西校区12教音乐厅隆重举办“山河回响 烽火弦歌”主题音乐会。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通过经典曲目与原创作品的精彩演绎,将抗战岁月的悲壮史诗转化为直抵人心的艺术力量,为观众呈现了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经典曲目再现历史画卷,以音乐诉说民族记忆。音乐会以男女声二重唱《松花江上》拉开序幕,低沉的旋律与饱含深情的演唱,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的流离之痛与抗争之志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黄河怨》的悲怆女高音,则将日军暴行下的山河之泣化作直击人心的艺术呐喊。钢琴协奏《保卫黄河》以激昂的旋律与磅礴的演奏,重现了全民抗战的壮阔图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创新编排凸显时代对话,红色基因浸润校园文化。音乐会在传承经典的同时,通过艺术创新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对话。男声小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加入琵琶与手风琴的现代编配,在轻松明快的节奏中传递游击队员的乐观与智慧;女声小合唱《映山红》以江西民歌的婉转曲调,勾勒出革命根据地的希望之光;当演唱《再看一眼亲人》时,仿佛能听见战士出征前的深情嘱托,这种情感冲击是教科书无法给予的。



师生携手淬炼艺术匠心,红色教育浸润青年心灵。本次音乐会筹备历时两个月,音乐学院师生全程参与创、编、排等环节。通过深度挖掘抗战歌曲的历史内涵,希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音乐的社会价值。歌剧《沂蒙山》片段,再现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场景。混声四部合唱《在太行山上》《祖国不会忘记》压轴登场,多声部交织的恢宏音效与指挥的激情演绎,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主题升华至新的高度。


演出结束后,持续不断的掌声,印证了这场音乐会的感染力。现场师生观众纷纷表示:“音乐让历史变得可感,更让我们意识到和平的珍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以行动传承这份精神力量”。音乐学院院长王明江表示,未来学院将持续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活动,通过艺术教育厚植爱国情怀,让历史记忆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此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衡水学院以音乐为桥,连接过去与未来,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用旋律书写传承,以歌声凝聚力量,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