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路星光 绽放芳华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郭海丽

为申硕攻坚筑基,以匠心将创新火种点亮
创新实验室不仅是学生备赛的练兵场,也是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孵化器。在“申硕攻坚”的目标指引下,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从零基础到国赛舞台,我们带领学生从EDA设计到算法优化,从机械结构到代码调试,用数百个日日夜夜的打磨,将创新实验室打造成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前沿阵地。当我们的学生与清华、浙大学子同台竞技,当我们的学生登上国赛领奖台,这便是衡水学院人才培养能力的充分展示,也是我们在申硕路上的铿锵脚步声!
为申硕攻坚蓄力,以坚韧书写奋斗篇章
2024年,我们首次征战第26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面对顶尖高校的竞争,压力如山,挑战似海,但我们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备赛的三个月,我们与时间赛跑:白天拆解赛题、模拟实战;深夜一遍遍的复盘调试、优化代码,一句“再来一次”成了团队的口号。决赛前夜,机器人突发故障,学生们急得眼圈发红。我们稳住团队情绪,带领大家拆机检测,一块板一块板的查,一个点一个点的测,经过四五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解决问题后,我们又连夜重组硬件、调试程序,最终在赛前半小时完成修复任务。
为申硕攻坚立标,以芳华诠释巾帼担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最终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在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一众国内名校的激烈角逐中,杀出重围,斩获国赛一等奖!那一刻,所有翻过的书、流过的汗、熬过的夜,都化作勋章,稳稳地佩在胸前;那一刻,教师的倾囊相授、团队的并肩拼搏、家人的辛苦付出,皆凝为手中沉甸甸的奖杯;那一刻,衡水学院的校徽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衡水学院在我们心中,比任何名校都更加耀眼、更加闪亮!
在申硕攻坚的征途上,让我们以温柔哺育创新,以坚韧锻造锋芒,在0与1的二进制世界里,续写属于衡水学院的辉煌篇章!
聚巾帼之力,构筑环境生态工程新未来
生命科学学院 王悦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自2013年建立以来,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教学、科研、服务地方,以及教研室党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22年入选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同年荣获河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并同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我们将申硕工作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将课堂教学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组织设计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大量实际案例和前沿研究成果,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五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二十余项奖励,累计参赛人数140余人。同时,将党和国家环保制度政策、社会环保热点、环保科技前沿等引入课堂,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竞赛、引入企业导师等方式,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老师们在教学之余,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不断探索学术前沿,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为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贡献力量。目前在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调查评估、湿地修复与保护、水环境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双碳”相关探索、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研究方向成果卓著。通过聚焦这些核心方向,为区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服务地方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近五年来,选派教职工深入7个县市区等20余家企业、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为企业研发技术7项,进行技术培训120次,培养专业技术人员521人,进行设备改造维护32次,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同时还积极参与为地方政府提供专业咨询与建议。在衡水一湖九河的生态修复项目中,通过实地勘察与数据分析,提出的针对性修复方案被有关部门采纳。新华社、人民网、CCTV农业频道、河北卫视等媒体分别给予了专题报道。
在申硕攻坚的过程中,我们女教师党员们更是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繁重的申硕材料准备工作和严格的评审要求,我们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工作。为确保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连续两周在校工作到晚上十点,在寒假期间也不曾间断。
让我们携手共进,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申硕目标,迎来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热爱,教育最美的底色
美术学院 戴艳

热爱是对教师职业的坚守,对学生的关心。
申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关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整体竞争力。而作为老师上好每一堂课是根本。我始终秉持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近年来,我指导学生参加了各类专业比赛,获得奖项二十余项。衡水学院百年校庆的标识,就是我指导的学生的作品。去年年底我和同事们结合课程,指导学生参加了好创意御窑专项赛。我们共有16件作品入选,22名学生进入决赛。出发的前一天,我不小心伤到了腰,但是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和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果断的选择出发。由于学生参赛的赛道不同,我需要奔波在不同的场地给学生做现场指导、加油鼓劲。最终,我们获得了国赛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十二个三等奖的好成绩。看着学生们拿着证书开心的表情,我真正体会到了“痛并快乐着”。这一刻,热爱被具象为暖暖的红色。
热爱是不断追逐灿烂的星光。
我喜欢挑战,尤其是在45岁时选择读博,是对自己跳出舒适区的最大挑战。博士毕业后,我撰写的《清代武强年画的色彩分析及创新应用研究》论文获得中国色彩学术论文优秀论文,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专业杂志《流行色》,还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成果一等奖。我还参与了两部著作的编写工作。主讲的《图案设计》获得第四届河北省教学创新赛二等奖、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参与的两门课程也获得了河北省教学创新赛和专业竞赛各种奖项。近年来我主持完成服务地方项目10余项。我深知,脚踏实地,心怀远方,才能看到最美的星光。这一刻,热爱被具象为闪烁的黄色。
热爱是视传人团结奋进的动力。
一位专接本的学生说,他当初报考衡水学院是因为衡水学院的视传专业是河北同类院校中最好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不是河北最好的,但是我们教研室老师应该是最努力的。河北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我们教研室老师们连续三年拿到了河北省二等奖。河北省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代表衡水学院比赛的四名老师中三名老师来自我们教研室。我们教研室的老师成功主持了四项河北省社科基金。这些努力让我们专业出现在了衡水学院申硕专业的名单中,这既是认可,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申硕指标点中教学成果奖是硬指标,寒假期间我们教研室全体老师提供资料,整理材料,填报表格。我们围绕选题不断讨论,围绕图表不断优化,研讨会从年前开到年后。最终完成了申报表的撰写,并整理了700页的支撑材料。这一刻,热爱被具象为守正出新的衡院蓝。
红、黄、蓝三个颜色代表我对教学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对衡院文化的领悟。只有每位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将三个颜色融合成绚丽的彩虹,描绘出衡水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埋首科研无止境 躬身润物有桃李
生命科学学院 朱会霞

2025年是我们学校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申硕攻坚行动的关键时刻。我们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对标申硕指标找不足。将申硕指标各支撑点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紧密关联,通过日常工作的积累为申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推动了食品专业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
在申硕攻坚的过程中很多人主动担当作为,服从大局,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工作,我们专业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故事。
吴荣荣教授作为食品专业的负责人,肩上的担子最重,除了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她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方面都非常突出,开发的拉格类型和艾尔类型的精酿原浆啤酒,已实现转化,年产值842万元。常年的高血压,使她必须每天服用降压药才能完成繁重的科研工作。同时,还担任河北省食品安全标准评审专家、河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衡水市营养学会理事长。多次召集召开河北省和衡水市营养学会会议,主持制定了衡水市《中小学食堂建设和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
王岩老师在每年完成教学工作和多项课题研究的同时,还在马来西亚攻读博士。她克服繁重学业压力,主持了5项省市级课题,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河北赛区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她主持的裹衣花生研究成果在武强县花生行业全面推广使用。王岩老师热心营养科普宣传,在社区、学校和农村等地举办了10余场普及健康饮食与营养知识的专题讲座,多次受到衡水电视台、衡水晚报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朱冰清老师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同时,仍坚持服务地方食品企业,创建了衡水市食品行业交流群,服务本地160余家食品企业,为企业解答法规与标准问题。推动微压谷物大米、快熟糙米和冲泡粥等产品的上市,并进行发酵燕麦、低血糖生成指数(GI)杂粮饭等新品的研发。
食品专业的其他老师也发挥专业优势,为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衡水食品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我们的科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带领学生参与到产品研发中。教学科研相互促进,通过参与科研实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竞赛。
在这种力争上游的氛围中我也一直在努力。我与河北深州万德堂生物技术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合作,开发了树莓酵素、树莓果汁饮料、金银花水、灵芝饮料、薄荷水、冀宴桑葚果酒20多种果蔬产品上市销售。近五年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获国家级和省级奖13次。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和发表论文。近五年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30多人先后考取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的硕士研究生,部分学生已经继续攻读博士。
埋首科研无止境,躬身润物有桃李。我们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团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将全力以赴投身“申硕”这一衡水学院重大的历史任务中去,彰显巾帼使命担当。
逐光而行共绽芳华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媛媛

追逐真理之光:集体备课中的星火燎原
思政课堂是真理之光照亮青春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的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提高教学实效,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多年来,马院形成了严格规范的集体备课制度。备内容,保证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准确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备方法,群策群力不私藏,创新好案例、好思路、好方法,通过集体智慧优化课堂秩序;备学生,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因材施教。作为教研室主任,我既是集体备课的组织者,更是集体备课的受益者。正是团队的力量,在每个疲惫的深夜、每个瓶颈时刻,都有姐妹递来的一盏明灯,让我坚信:三尺讲台虽小,却是点亮青春信仰的灯塔。
攀登科研之光:深夜书桌前的灯火长明
实施申硕攻坚行动,科研成果是硬指标。申硕动员大会召开后,马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动员利用各方资源凝聚力量,助力我院科研工作提升。为写好课题申报书,我一次次找同行、找专家、找导师提意见,不断精心打磨申报书。我们课题组成员也都是女教师,白天处理教学等事务工作,晚上孩子睡着了,才能静下心来查阅资料,一坐三五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在海量的国内外文献中穿梭,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着思维碰撞的火花。近年来由我主持的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顺利获批、河北省社会发展课题结项被评为优秀、多项省人事厅、政研会课题顺利结项,著作和核心也陆续出版和发表。
播撒实践之光:服务社会的步履铿锵
从校园走向广阔天地,我们以专业之光点亮城市发展。利用自己的研究专长,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努力拓宽横向课题合作渠道,建立平台、组建团队,分工协作,紧密配合。一次次深入企业农村调研,一次次组织和参与座谈,遇到困难和瓶颈,磨破嘴、跑断腿,多方寻求解决方案,最终得到了合作方的信任和赞誉。三年来我主持完成的三部规划、一篇调研报告、一部地方标准均受到市领导肯定性批示;主持编纂的《衡水市法律明白人读本》,现已被列为全市各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教材;与司法局合作完成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地方规程》,被河北省司法系统评为2023“十大样板工程”;对我市112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评估,出具了近两万字的评估报告,该工作被河北法制报报道。同时也常年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行各类宣讲,获得了各界的好评和赞誉。我个人也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河北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称号。
我只是马院女教师的一名代表,更多的马院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和奉献着。我们以思想为炬,在集体备课中传递真理的火种;以担当为帆,在科研攻坚里破晓前行;以情怀作舟,在社会服务中摆渡星河。
凝聚奋进力量共筑申硕梦想
教育学院 刘艳

今天,我们相聚在此,不仅要庆祝女性的力量与成就,更要聚焦学校发展的新征程——申硕攻坚。申硕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次提升办学层次、凝聚发展合力的历史机遇。我想用三个关键词,讲述我们共同书写的申硕篇章。
第一个关键词:坚定信念。我们认清了申硕工作的战略意义,对学校发展而言,申硕是突破瓶颈的“关键一跃”;对学科建设而言,申硕是优化布局的“核心抓手”;对师生成长而言,申硕是共享发展的“重要平台”。是的,我们肩负的不仅是学科建设的责任,更是为学校未来十年发展奠基的历史使命!经历了升本、西校区建设、合格评估、师范认证、审核评估、滨湖新校区建设的奋斗历程,我们从不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今天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更有底气、有能力创造新的辉煌!
我分享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笃行实干。教育作为重点建设学位点之一,就是冲锋在前的主力军。申硕指标体系涵盖师资结构、科研经费、教学成果等核心模块。我们必须逐条对照、逐项分解,做到“一指标一方案”。申报书改了十几版,支撑材料几尺厚。我们成立了申硕科研小组,仅2024年教育方向获批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核心论文6篇,王静老师撰写的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能做的只有破解难题,勇往直前!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申硕路上的奋斗故事。
我分享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共筑梦想。申硕不仅是战略蓝图的擘画,更是由无数双手托举的星辰大海。厚厚的申硕材料是每一位成员一遍又一遍梳理而成的结晶。打开衡水学院官网,好消息纷至沓来:党委部门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打造为党育人新高地。各学院、部门负责人既挂帅又出征,深入一线解决问题。科研团队聚力攻关,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额度迅速提高。教学团队打造一流课程与精品教材,学工、辅导员队伍夯实学生发展数据支撑,学生以优异成绩为申硕增光添彩,校友社会资源成为我们的坚强后盾。
今天的故事里,我们看见女性用温柔与坚韧托举着申硕的梦想。但请看看身边——那个在实验室和女教师并肩科研攻关的男同事,那个在教学一线帮女教师调试设备的小伙子,那个为宣传视频拍摄素材的男生...申硕的丰碑上,从来都镌刻着所有人的名字。每一位师生都是申硕的参与者、受益者,我们的事业与学校的未来紧密相连。让我们全员行动、全力冲刺,用汗水和智慧铸就申硕成功的丰碑!